七方书讯

    七方书讯
    所在位置: 首页>>七方书讯>>正文

    愿梵文在中国不是绝学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5日作者:七方书院浏览次数:

    梵文是一种语言,是印度古代的文言。印度古代的文学作品、法律文书、科技文献和很多我们今天看到的原始佛教典籍都是用梵文记录的。古代的法显、玄奘、义净等法师去印度取经,取回来的就是梵文佛经。用梵文记录的印度古代文献、特别是佛教文献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有深刻的影响。很多梵文佛经中的词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保留在汉语中,它承载着印度悠久珍贵的思想文化,并与中国的思想文化融合在一起。

    梵文听起来离我们很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经常间接地使用梵文,只是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词语来自印度。有些来自梵文的词语已经成为汉语中的常用词,我们可能已经不觉得它是外来词了。比如说:“刹那”、“弹指一挥间”中的“弹指”等;还有我们常用的成语“五体投地”,它是中国古代僧人对一段梵文佛经的概括翻译,原文的意思是“她像一棵被砍断了根的大树一样,整个身体扑倒在世尊的双脚上”。

    先说说“梵”字的读音。这个字不是常用字,但是大家都认识它。人们常常按它的声符“凡”把它读成第二声,其实,它应该读第四声fàn。“梵”的读音读不准,不仅是一个语音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在国民教育系统的教材里可能没有出现过这个字,“梵”所代表的历史文化可能被忽略了,或者没有被重视。梵文的基础知识应该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学校里很少有梵文课。

    2006年《人民日报》曾发表文章《社科院积极抢救“绝学”——梵文、西夏文等学科恐后继无人》。这说明我们国家缺少梵文人才,但是在其它国家梵文并不是“绝学”。
    梵文在印度相当于中国的古代汉语,中学生、大学生都是要学习的。梵文作为外国语,在欧美国家的高等院校里虽然是一门比较难讲、比较难学的课,但它绝不是绝学;相反,它是一个人才辈出、硕果累累的学科。

    举个例子,在20世纪里, 印度学界最突出的科研成果产生于对原始佛教文献的研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美学者有意识地在气候条件有利于保存文献的中亚地区寻找散失的佛教文献;在尼泊尔、阿富汗、吉尔吉特(Gilgit)、新疆和西藏等地的寺院和沙漠中找到了大批残留下来的佛教文献抄本,并进行整理、校勘。这时,他们感到原始佛教文献非常难读,根据古典梵文的语法规则和工具书经常读不通这些佛教文献抄本。可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杰出的印度学家、美国耶鲁(Yale)大学教授富兰克林•埃杰顿(Franklin Edgerton 1885—1963)用了20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于1953年出版了《佛教混合梵语语法与词典》(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他的著作使原始佛教文献的释读有了依据。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佛教混合梵文”的概念。他为继承世界文化遗产做出的杰出贡献受到了全世界印度学家和佛教研究者的尊敬,他的书被称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为什么梵文这个学科在国外能够取得巨大成绩呢?因为这个学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印度学家进行了扎实的学科基础建设,他们肯用几十年的时间、用几代人的努力去编纂梵文工具书和梵文教材。这些著作质量很高,历经150多年教学科研的检验依然坚如磐石,是教学科研的可靠依据。

    在印度和欧美国家,综合性大学都有梵文专业,可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自学也有丰富的图书资料。相比之下,中国僧人在古代就西行求法、翻译佛经,宏大的文化工程进行了一千多年;梵文学科本应在中国更强大,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的大学里目前普遍没有梵文专业,学习梵文的机会很少,这可能是它常被称为“绝学”的原因。面对与梵文相关的历史文献、语言文化,梵文知识成为某些人文学科发展的瓶颈。

    如果中国社会普遍认识到梵文与中国历史文化甚至现代科技的关系,那么梵文教学就会被重视,就会有更多的人献身于梵文的教研事业,梵文在中国就不会是绝学。为此,我们创办了这个公众号。初衷在于:从来自梵文的汉语词汇开始,为大众深入浅出地介绍梵文文化,让大众结合实际地学习梵文知识。

    我们首先邀请了德国印度学博士、德国国家科学会及德国教育与科研部科研项目研究员、在国内外有丰富梵文教研工作经验的李炜老师来介绍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梵文知识及在印度学中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的科研成果。我们还将陆续邀请印度学者和欧美学者来介绍梵文的教学经验及最新成果。

     

    上一条:诸子丨程乐松:物化与葆光——《齐物论》中所见的两种自我形态
    下一条:郭襄:深情之人要活出宽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