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正式揭晓,著名作家、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苏童的长篇小说《黄雀记》榜上有名。得知喜讯,记者第一时间对苏童进行采访。
《黄雀记》是苏童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书名寓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谈及小说的创作灵感,苏童向记者娓娓道来:“它来源于一个真实事件。在我青少年时期,邻居家一个老实巴交的男孩儿卷入了一起青少年轮奸案,最终被判入狱。”因此,小说的主题涉及罪与罚、自我救赎、绝望和希望。
苏童
小说讲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的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命运纠结史。“香椿树街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弟柳生强奸了一名少女,却让普通少年保润替其坐牢。最终,保润杀了柳生。”苏童说,小说将少年的残酷青春、香椿树街上的众生百态、市井生活融为一体,写出了南方湿润幽暗的社会气息,暗喻真正的“黄雀”是这个时代,是残酷不堪的社会现实。
《黄雀记》是苏童“香椿树街系列”的其中一部。谈及香椿树街,苏童告诉记者:“我们这一代人,从小生长的街区逐渐消失、倒塌、颓废,所以我想通过创作小说造一条街,这条街是看世界的窗口,我希望它和世界一样辽阔、悠长、宽广,即使时代变迁,也永不消逝。”在苏童心中,“香椿树街”是要写一辈子的,而长篇小说《黄雀记》是这条街的“地标性建筑”。
苏童告诉记者:“《黄雀记》在风格上延续了香椿树街系列小人物、小地方的叙事风格和节奏。”苏童说,“其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发生的时间更逼近当下,融入了更多时代元素。写作结构上也使用解扣子式的方式,让故事在不断解构中发展。”
苏童在文坛成名很早,擅长写短篇小说,而此次长篇小说《黄雀记》获得茅盾文学奖,证实了他写长篇小说的实力。茅盾文学奖评委、江苏作协副主席汪政说:“像毕飞宇的《推拿》和苏童的《黄雀记》,非宏大叙事,甚至出场人物也不是很多,但对社会的思考、对人性的挖掘,是一样深刻的,同样震撼人心。”面对赞誉,一贯低调的苏童依旧谦逊,他不止一次提到,荣誉是新的起点,代表不了未来,也不能决定写作的品质和方向,自己应该考虑的还是写作问题。
采访中,苏童称自己的创作和商业、市场没有任何关系,是一个“读者在寻找作品,作品也在寻找读者甚至寻找未来的读者”的过程,“写作其实就是去书写自己的内心生活,书写内心生活与这个世界的联系。”苏童说,一个作家要想深切地反映现实,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我一直觉得写当下其实是容易的,但是要把当下提炼成永恒是个难题。当你提炼不得或未提炼成功的时候,不应该急匆匆地下笔。” (光明日报记者 郑晋鸣)
摘自《光明日报》